美國宣布將制裁俄普京和拉夫羅夫,美國制裁俄或致國際空間站失控墜落,白宮新聞發言人普薩基稱,美國將對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實施一系列制裁,俄羅斯在頓巴斯地區發起特別軍事行動,美英日歐盟等西方國家隨即對俄羅斯展開新一輪制裁。俄羅斯央行以及三家商業銀行均對美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不屑一顧,然而看似與此無關的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局長在社交賬號上的發帖卻傳遞出不一樣的信息,如果你們封殺與我們的合作,那誰能來阻止國際空間站的失控墜落?德米特里羅戈津表示。

環球時報綜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和新聞周刊消息報道,在美國總統拜登周四宣布新的制裁措施后,羅戈津在推特上說,國際空間站的軌道和位置是由俄羅斯發動機控制的。由于對俄羅斯的制裁,國際空間站可能會脫離軌道,墜落在地球的某個地方。他說,國際空間站不會飛越俄羅斯上空,因此所有風險都由你承擔。
美國宣布將制裁俄普京和拉夫羅夫
國際空間站的中空結構根本無法與實心的隕石相比,會導致它在墜入大氣層之后迅速解體。國際空間站使用的材料大多都是輕質金屬,大部分質量會在大氣層中燒蝕殆盡,只有少部分致密或耐高溫的部件能夠最終抵達地球表面。再加上國際空間站的輕質中空結構,所以當它在大氣層中穿行時受到的空氣阻力就要比隕石大得多,終端速度遠低于隕石,基于上述原因科學家才認為盡管最壞的情況確實會對人類形成一定的威脅,但威脅程度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據悉,目前國際空間站有四名美國宇航員,兩名俄羅斯宇航員和一名歐洲宇航員生活和工作。美國航空航天局沒有直接回應羅戈津的言論,但它指出,繼續與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和我們在加拿大,歐洲和日本的其他國際伙伴合作,以維持國際空間站的安全和持續運行。
雖然國際空間站仍然還在軌道上運行,但它卻早已不再年輕,很多基礎設施和組件都出現了老化的跡象,因此它的退役已經在計劃之中,實際上,根據消息,國際空間站將于2031年墜毀。那么國際空間站將以什么樣的方式墜毀?它會掉在哪里?對于這些問題,科學家已經給出了答案。
尼莫點于1992年由加拿大測量工程學家盧卡泰拉發現。尼莫點周邊的海洋環境不足以供養海洋生物,唯有部分海底細菌可以存活。因此,這里幾乎是一片寂靜死海。尼莫點是絕佳的航天器殘骸墳墓。因為航天器殘骸若落入這片區域,其殘留的輻射和有害物質會在這里被困住不再外流,不會污染到其他地方。
文章來自:梧州信息港,載請注明出處!